隐藏
快速浏览
热点资源区
【 新手上路 | First Readme 】
【 PSP 资源交流下载区 】
【 NDS 资源交流下载区 】
【 NGC/WII 测试讨论区 】
【 C77 热点专区 】
文章分类
文章系统
模拟器专区
【 模拟新闻评论区 | Comments On Emulator News 】
【 模拟器疑难解答区 | Emulator FAQ 】
【 模拟器周边区 | Emulators Periphery 】
【 黑历史研究区 | History Behind the Darkness 】
游戏讨论区
【 DC 窝棚 | DreamCast Wikiup 】
【 家用机游戏讨论区 | Console Games Communion 】
【 掌机游戏交流区 | Handlet Games Communion 】
【 游戏 ROM 交流区 | Games ROM Communion 】
【 ISO 游戏交流区 | ISO Game Communion 】
【 PC 游戏讨论区 | PC Games 】
【 网络游戏讨论区 | Online Games 】
【 游戏攻略区 | Game Guide 】
专题站
【 Falcom 领域 | Falcom Kingdom 】
【 洛克人专区 | Rockman Fans 】
【合金弹头专题区 | METALSLUG 】
【 广州游戏小组 | GZ Games Team 】
特色专区
【 幽幽茶馆 | Tea bar 】
【 轻小说专题站 | Light Novel Store 】
【 美图沙龙 | Pictures Salon 】
【 动漫 Club-Zero | Comic Club-Zero 】
【 PSP 影音专区 | PSP Movies 】
【 LIKEC流行演唱讨论区 | LIKEC SINGING SUCCESS 】
【 电脑全方位 | Computer All Round 】
【 影视讨论区 | Movies 】
【 外国语学习交流 | Foreign Language Corner 】
资源预览区
【 ISO 游戏预览区 】
【 TV 游戏预览区 】
【 PC 游戏预览区 】
【 影视预览区 】
资源共享
【 BT 发布区 | BT Torrents Search 】
【 联盟贸易区 | ChinaEmu Shop 】
【 凤凰网关服务区 | PxNet Services 】
站务区
【 版主申请及意见区 | Support & Feedback 】
【 站务公开区 | Site Duty Opening 】
【 VIP 会员交流区 | VIP Members 】
登录
注册
×
登录
用户名
Email
密 码
认证码
找回密码
游客
帖子:
今日:
我的主题
我的回复
我的收藏
好友近况
登录IP: 18.227.48.237
首页
门户
我的空间
搜索
社区服务
帮助
中央银行
勋章中心
道具商城
邀请注册
任务中心
节日红包
基本信息
到访IP统计
管理团队
管理操作
在线会员
会员排行
版块排行
帖子排行
推荐排行
wind
【 浮游城 - Castle in the Sky | 开放邀请注册,PS|SS|WII|DC下载研究中心 】
»
【 PC 游戏讨论区 | PC Games 】
»
【转载】十问张春良,游戏不容沙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 帖
主题 : 【转载】十问张春良,游戏不容沙
使用道具 |
复制链接
|
浏览器收藏
|
打印
flymop
级别: 模拟小生
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UID:
101994
精华:
0
发帖:
78
威望:
0 星
金钱:
2638 浮游币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168 点
人气:
0 点
在线时间: 12(时)
注册时间:
2006-02-01
最后登录:
2024-08-06
楼主
发表于: 2006-02-03 18:52
全看
|
小
中
大
【转载】十问张春良,游戏不容沙
前言
说起张春良这个名字,大家想必都知道,没办法,最近这个家伙实在是太出名了。几个月时间内,连续出了两本书,告了三次暴雪。口口声声网游吃人,看上去还颇有几分陶宏开老教授的影子,现在陶老已经满世界的讲座赚出场费去了,我们的张老师开始入日方中了,游戏真的这么可耻吗?我们的张老师又是真的这么古道热肠吗?我们游戏天地一直以来,都旗帜鲜明的反对过度沉迷游戏,绝密档案中,以及后来的A君里面,都表达了我们呼吁玩家们立志对待游戏的心态,那么这次,我们又会站在哪一边呢?各位看下去就知道了……
有人跳楼,有人在卖小板凳
文:舔神
在制作这个专题的时候,我的想法一直在变,不过大家不要误会,并不是我被伟大的张老师教育过去了,而是我觉得我以前根本就太高估了一个人。我仅仅想到了怀疑他的知识范畴,却没有想到怀疑他的人品——人品这个词现在在我们一代中常常用于指代运气,但是今天我使用这个词,是还原了他的本来意义。所以我要直白的指出来,张春良,你这个人品地下的家伙,你就是个发死人财的败类!
事实上刚准备做这个专题的时候,我们并没有如此大的反感和愤怒,我们只是一如既往的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纠正一些社会对游戏的偏见以及教育部门等推卸过来的责任,我们甚至已经在着手制作一个为我们玩家自己说话的专题(这个专题因为《在网路上裸奔》的推出而押后),在这个专题里面,张春良只是一个现象,他和陶宏开都是侗Ρβ生事物不理解,持否定态度的老古董,就像电影里面大喊祖宗律法变不得然后磕头磕到死的顽固臣子一样。然而随着关于张春良的消息一个一个的在网上爆出,我们开始怀疑这个人。因为作为多年的媒体从业人员,我们熟知任何途径的宣传手段,而张春良的声名鹊起,全部是来自一些列惊人举动,从最初的起诉暴雪到之后遗像新书发布会,这一系列明显的炒作就像连环炸弹里面设定的雷管,一个接一个的爆炸,也把他的名气一步一步的推向更高点。甚至于他都没有给自己找个托儿,所有的噱头都是自己爆出来的,如果抛开事情本身,光从炒作手法来说,张春良的手段其实和芙蓉姐姐完全一样。
直到这个时候,我才开始和黑夜商量将张春良独立出来制作一个专题,我们的态度是认真的,为此我们甚至专门去书店买了他出的两本书来看,一看之下我们再次确定了自己的看法——张春良这些举动完全就是赤裸裸的炒作行为,就是求财。
十问张春良
经过前面黑夜的文章,我相信大家都对张春良其人和他的闹剧有了一定的了解(大家不用去买他的书了,浪费钱),那么我就在这里提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张春良最近的行为和书中所出现的,他们都是张春良敛财目的铁证。
一问:张春良的身份
关于张春良的身份一直很神秘,在他自己的书中,他自称是“网络沉溺问题研究学者、网络沉溺公共救助志愿者队伍召集人、网络沉溺公共救助网创办人、某机构网瘾防治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这四个头衔如果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自己给自己贴金贴出来的,都是虚衔,基于我们的读者有很多是学生,所以我说详细一点,一条一条来批。首先第一个网络沉溺问题研究学者,请问你这个学者头衔是谁授的?谁承认的?连网络沉溺学这门学问都还没有开起来,你的学者又从哪里蹦出来?如果能随便封,那么我们能不能出现“红烧肉糖和酱油比例研究学者”,“绑鞋带先绑左脚还是右脚研究学者”等等呢?第二条网络沉溺公共救助志愿者队伍召集人,这一条相对来说已经算是你头衔里头最实在的了,只可惜你的队伍看起来根本没有追随者,至今仍是光杆司令,我不是自己断言,我的证据将在对你的第三个头衔的批判中说明。你第三个头衔网络沉溺公共救助网创办人,我们根据书上的地址找到了这个网站,不错这确实应该是你“创办”的网站,但是严格来说,连ICP都没有的网站不能算正式网站,说到这里我就要提些有趣的现象了。首先张春良先生自称网站成了自己和网瘾患者、家长唯一沟通交流的渠道,并且已经召集了2000多名网络沉溺公共救助志愿者,引起来各界的广泛关注,被沉溺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的孩子的家长当成了救命稻草。还声称自己在这个网站上面听到了很多支持的声音,当然还有游戏厂商和沉迷的孩子谩骂(摘自《在网路上狂奔》第88页)。很不幸的是,自称在2005年2月就创办的网站,直到11月16日我们访问的时候才有2006的访问量,去掉我和黑夜的几次访问量,总访问量不到两千,换句话说即便每一个看到网站的人都成为教徒,张队长你的志愿者仍然不足两千,更何况我们还看到你这个访问量还显示了昨天访问量为1658,就是说我们放你一万码,假定你再写这个数的时候到我们访问你网站这段时间的访问量为零,剩下的访问量全部都是你写书前的志愿者贡献的,那么访问量才可怜的三百多,请问你如何解释这个问题?
不要慌,好戏还在后面,你说你在上面看到了很多支持的声音和谩骂的声音,而我们查阅了整个论坛,除了四处摘录的一些有限的老新闻还有你两本新书的宣传,根本就没有任何可以给来访者说话的地方。没有论坛,所有文章下方也没有留言处,调查统计是个摆设,而所谓签名活动,除了在10月30日有一个签名外,在没有其他签名,换句话说,在你出书之时,你的网站还是访问量不足400,签名为零的一个空架子。亏你还好意思捏造出什么黑客攻击之类的事情,甚至还在书里面像模像样的引用了一些留言。我们从这些证据已经完全可以断定阁下在89页引用的某读者的“希望张先生是一心一意为社会问题做出自己的努力,而不是以此博取地位”和后面的“回答”都是出自作者本人手笔,欲擒故纵,好计!最后一个头衔就是某机构网瘾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为了找这个中心我们真是费了老劲了,在网上刮了很久也没有刮到这样一个所谓的中心,最后只在阁下的网站上才找到了“中国经济导报社网瘾防治研究中心(原文是中国经济导报网社瘾防治研究中心,我们心好都帮你修正了)”。随后我们又浏览了中国经济导报社的网站,却奇怪的没有找到任何关于网瘾防止研究中心的相关内容,更别说找到这个研究中心的地址、总负责人(因为张先生自封的只是常务副主任)等等,既然都被无数人当成唯一的救命稻草了,这根稻草为什么还躲得这么紧呢?
二问:张春良的调查
在之前很多网站新闻以及报道中都提到了张春良先生进行了几年的网络游戏防沉溺调查研究,在他的书中(《在网路上狂奔》第30页)也自称走遍了全国各地260家网吧,调查了700余例因青少年迷恋网络游戏而引发的悲剧。这下我们又要算几笔账了,首先就是时间账,一年多的时间,从张先生自称的 2004年6月至出《网络游戏忧思录》的时间正好是一年。这一年时间让张先生给小多了一下,我们也宽容的认为可以理解,就算张先生你直到书上市的时候都还在调查不辍,前后也就是四百来天。你说你调查了700余例悲剧,就是说你平均每天至少要调查两起才忙得过来,一个悲剧半天时间就能调查完,真是有效率啊!我们不禁要问,身为学者,做了这么多调查,居然连一张照片都没有,这有些说不过去吧?从书的前几页张潇艺的一系列照片来看,这本书是可以承载照片的,难道张先生你要解释你不会照相?还是700个悲剧里面没有一个值得记录的镜头?或者让我更直接一点,你根本没有亲自从事过这些调查?
三问:张春良的案例
仔细翻阅这两本书,会发现这两本书有很大篇幅都是耸人听闻的案例和沉迷故事,当然按照张老师的说话,他是亲自调查了700余例“因青少年迷恋网络游戏而引发的悲剧”的,所以这些只是九牛一毛。不过这个案例方面我已经发过一次问了,这一次我将从书上再一次提问从而彻底揭开张春良调查之谜。
一个简单的网络搜索小技巧,首先选择一个好的搜索网站比方GOOGLE或者BAIDU,然后将书上的某个案例寻找几个关键词,记住不要寻找那些明显的关键词如名字阿时间阿地名阿什么的,举个例子13岁少年毒杀双亲这个案例,他最好的关键词就是“毒杀双亲”,当然还有13岁之类的,因为这些因素一般引用者是不会修改的。你按照这些词一搜索,就马上找到了,当然这是入门级别的,因为当事人名字和地点都没有改。张春良老师只不过将案例中死者父母的职业改成了齿轮厂工人和纺织女工,事实上他们都是农村村民,平时会去镇上卖些豆腐和茶叶。通过多家网站的新闻报道我们会看到,虽然文字描述小有不同,但是事实都很清楚,这个叫小强的孩子并不是因为沉溺网络游戏而杀死自己的父母的。而从一份比较详尽的报导中我们还能得知,小强唯一接触的游戏其实是机台游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街机厅。事后的审讯和村民的口供也证实小强下毒的原因是因为父母曾经打过他以及自己想要钱买手机和摩托车从而萌发骗保的念头。这个案例到了张老师那里,又加上了网络游戏的原罪,小强成了一个沉溺网络游戏的孩子,因为玩网络游戏欠了另外一些玩网络游戏的人的钱,所以被威胁和恫吓,甚至连毒药也是那帮人给搞的。网络游戏和网络游戏玩家在这里被成功的妖魔化了,我们玩家甚至有了毒药制造的能力。事实上所有的报导都写明了所谓的毒药,其实是他自家的毒鼠强。现在我们再来看看下一个例子——杀人练胆案,同样的,从其他媒体的报导中我们看到,两名犯罪者交待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准备以后做大事,为此他们想练胆,就是说他们犯罪的动机——练胆,并不是由网络游戏引起。至于后来说模仿了“杀人游戏”所以才去杀人,便滑天下之大稽了,首先我们都知道所谓杀人游戏其实是一个著名的心理游戏,是一群人坐在一起玩的一个智力游戏,现在在白领中间非常流行,说是杀人,其实压根和暴力扯不上关系。
第二就是假设我们按照作者的理解把所有暴力游戏全部理解成杀人游戏,那么两名罪犯的犯罪行为是否就真的和游戏又必然关系呢?因为他们平时接触到的暴力内容绝对不止游戏,甚至于游戏只能占很少一部分,影视剧甚至现实中的暴力都比游戏中出现的要真实和强烈得多。而本文要说的最后一个案例——柯良之死,张老师倒是很能老着脸皮赚稿费嘛,整整一章一字不差,我想很负责的说一句:“即便是那些写网游枪稿的作者,都比你老人家敬业,他们至少还改掉了所有的关键词。”当然张春良本人也不是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因为他删除了一段,这一段全文如下“记者了解到,这几年,库车县对于网吧和游戏厅的管理力度还是比较大的,特别是从去年以来,共检查文化市场86次,查处违规经营户19家,吊销文化经营许可证2家,罚款5000多元。库车县文化市场管理部门负责人说,为了贯彻执行《未成年人保护条例》,6月1日取缔该县的游戏厅;还采取鼓励举报的方式监督网吧规范经营。”删除它的原因有二,其一自然是“记者”二字出现露了马脚,但是没有这两个字又说不过去,你不是记者人家政府部门负责人凭什么向你汇报?其二当然就是为了自己的主要目的,因为自己的主要攻击对象是网络游戏而不是管理混乱的黑网吧,所以只要删掉后面一截,这就是个耸人听闻的完美案例。
三个案例已经足够说明问题了,再纵观全书的这些案例,主要类型有三,其一就是抄袭严重,约7成的内容能够在网上找到原文,很多都是一字未改,但是清楚注明原作者和出处的却几乎没有。这方面张老师你也算是后起之秀了,整个笔棍界能和你有一拼的也就只有老曹和小郭两位了。第二就是断章取义强扣帽子,很多刑事案件完全和游戏无关的,直接把当事人盖上个“玩网络游戏上瘾沉溺”的帽子,就成了他书中生动的案例,这种妖魔化的本事,和当初斗私批修相比都有过之而无不及。第三就是杜撰,书里头还有很多例子,没有时间没有地点,只有一个名字叫小红小花小李的这种名字,而故事情节全部都是沉溺游戏然后去犯罪或者离家出走或者自残,故事拙劣到无以复加。至此,张春良所谓的调查,已经很明白了,不过就是我们大家都知道做的事情——上网冲浪。
四问:张春良的理由
我们说到吴三桂起兵造反时总是会说冲冠一怒为红颜,但是真正的原因其实史学家都认为吴三桂早就和满人有了联系和密谋。按照今天张先生自己的说法,他之所冶ΡΥ书也是为了天下少年向游戏讨一个公道。那么我们看看张先生口中的理由吧,他的第一本书《网络游戏忧思录》推出时,他告诉大家,他的理由是接到远方阿姨的电话说他的儿子也就是张春良的表弟沉迷游戏阿姨求他帮忙。第二就是作者在家附近看到了一个母亲跪在儿子面前求他不要玩游戏了。远方表弟这个借口可能连他和出版方自己都觉得有些虚,所以第一本书的宣传中心也定了母亲的那一跪,只可惜这个事件在网上流传已久,文章也有很多,所以以此为宣传点的第一本书《网络游戏忧思录》并没有掀起多少波澜,销量比我们的精华本都差了好多倍。于是第二本书张老师算是下足了本钱,先是去法院告了两次暴雪,很自然的遭人家驳回了,随后又在发布会上搞了哀乐和遗像这种噱头,并第三次宣称要告暴雪。而这三次都发生在出书前的那段时间,请问张先生,你选这个时间是为了什么?我想不言而喻了吧?
五问:张春良的书合法吗?
首先是张春良的第一本书——《网络游戏忧思录》,这位29岁的学者写作速度早已远远超过郭敬明老师,当然从技术上来讲,张春良早已不仅仅是内容上相似了,他完全就是彻底的抄袭,书中绝大多数章节都能在网上找到一模一样的发表时间更早的文本。虽说天下文章一大抄,但是敢抄来赤裸裸出书的还是没几个,毕竟文人还是面皮厚度有限,可是人家张学者不是,人家并不认为抄袭是多大的羞辱,人家抄得慷慨激昂。之所以能如此断定是因为首先你不可能获得数百家网络媒体和平面媒体的授权,最简单的,书中章节还有我们报纸上的原文,我们总不可能给你授权吧?只可惜,抄都抄了,卖得还不火,真是羊肉没吃到还惹一身骚。
再说到第二本书——《在网路上狂奔》。我们都知道张潇艺的死亡时间是2004年12月27日,张春良也在书中说自己知道消息是在1月20日,姑且不说一个以网络游戏沉溺研究为主业的人为什么居然在近一个月后得知如此重大的新闻。张春良得知消息后的一系列行为也令人深思,因为他什么也没做,他那时候可能在为他第一本书——《网络游戏忧思录》忙碌,但是事隔半年多,直到2005年8月的时候,这个时候应该是他的第二本书即将推出的时候,他突然对这个 8个月前死去的孩子热心起来。这以后他不断地找到张潇艺的家里,声称要为张潇艺的父母打官司向暴雪索赔,第二本书的内容仓促的痕迹很明显,全书字数15万字,光张潇艺的小说和遗书就占去了8万多字,再刨去一些到处扒来的“案例”,原创内容所剩无几。
如此仓促的成书,如此明显的抄袭,还有超过一半的死者遗嘱,你怎么还好意思说你是这本书的作者,还放上自己的照片?
六问:你真的在乎那个孩子的死吗?
张潇艺死了,作为一个13岁的孩子,一个执著的玩家。我们能看到他的4封遗书中有3封涉及到游戏,这也成了张春良甚至还有些其他大众媒体抨击游戏的罪证,事实上我们看到在第一封遗书中,张潇艺首先提到的并不是游戏人物而是他最喜欢的明星SHE,遗书中将她们和另外两个游戏人物并列称为自己最好的朋友。按照张春良的说法(还有那种所谓北京军区总医院医学成瘾科的证明),遗书证明张潇艺是因为游戏而精神失常甚至出现虚幻的轮回和天国的幻想从而“用飞天的姿势”跳楼了。现在让我们回过头去看看死者的遗书,首先张潇艺的头脑很清醒,说话也很有条理,几封遗书中除了提到游戏,还提到了自己的其他一些物品的处理,甚至还劝导了他的“师父”,可以看出他对通过游戏认识的朋友的珍重远远超过了其他,而并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证明张潇艺在跳楼时有精神方面的症状。相反它第一封遗书却写出了自己自杀的真正原因——因为父母和学校的压力产生的厌世情绪。中国每年都会有多起这样的事件发生,无数的文章都在呼吁家长和教育界的反思。可是我们的张春良学者避开了这一点,他甚至歪曲了死者这最后的声音!当然这并不是他对张潇艺唯一的亵渎,这之后在他的新书发布会上,他甚至弄来了哀乐和遗像,不知道当张潇艺泉下得知至死都在热爱着游戏的自己居然成了别人诋毁游戏的工具,能否瞑目,人世间的我们,只能对张某人说一句:“这样做,是要有报应的。”
七问:真心打官司还是借机炒作
通过记录我们可以得知,张春良在8月到10月之间一共进行了两次诉讼,这段时间也一直是张春良对张潇艺父母的亲密期,可以说是关心到无微不至了。当然他也获得了他想要的东西——张氏夫妇的诉讼代理人资格。这之后也就是8月到10月期间,他一共进行了两次诉讼,而起诉的对象也是大名鼎鼎的游戏公司——暴雪娱乐。不过有趣的是,上诉连续被驳回,但是张春良并没有对上诉的诉状和其他材料作修改以争取立案,只是不断的上诉并不断地把上诉的消息渲染出去,每一次均选在最佳的宣传时间上,第三次要求上诉的时间正是自己的新书发布会上,当着张潇艺的遗像声称要第三次起诉张潇艺最热爱的游戏的制作公司。
通常我们都知道,当事情上升到打官司的层面,控方辨方都会着力寻找任何对自己有利的证据从而争取更大的赢面,但是张春良的一系列态度,却很明显的看得出他并不在意这场官司的输赢。在这里我要引用我在网上看到的文章中的一小段,很抱歉因为转载太多次我找不到原作者的名字了——“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其一,原告适格。即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其二,有明确的被告;其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其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张并没有过多批露他的诉讼请求内容,那张是不是适格的原告呢?根据某些报道,“张潇艺的父母已经授权他进行张潇艺之死的诉讼官司,并且承诺将在诉讼时亲自出庭。”,按照这个报道,有两种可能,张潇艺的父母可能以原告的身份出现,或者以证人的身份出现。如果是前者,张春良就是张潇艺的父母的诉讼代理人,如果是后者的话,张春良就是本诉的原告。根据大多数的报道来看,应该是前者,即张是诉讼代理人。被告是暴雪公司的,那么诉讼请求是什么呢?就该案来讲,其如果要就死亡事实请求游戏公司赔偿的话,就要证明游戏是孩子死亡之间存在因果联系。即玩游戏与被害人的死亡事实之间存在直接的因果联系。而事实上,没有一个人是在玩游戏过程中死亡的,而且,就张现在代理的案子来看,张潇艺是在玩游戏后自杀的,因为跳楼这个行为不是由游戏中直接或间接教唆、暗示而出现的。这本身就是一场没有来由,没有结果的诉讼。目前,张表示,已经第三次提交诉状,但是,就这种案子,没有明确的诉讼请求,侵权行为构成要件不充分,显然是不可能受理的。”
事实上早已不需要更多的解释,就连张春良本人在自己的书上都说早已知道官司会输,但是知道会输却又一直反复打,难道你认为整个社会都会傻到认为你在学愚公移山?在书中张春良又将自己的几场官司混淆成公益诉讼,但事实上就和他一贯所玩的伎俩一样,不过是再一次偷换概念罢了。
八问:真的只是技术问题
我们都知道,魔兽争霸3并不是网络游戏,而且张潇艺所玩的网吧中八成还是安装的盗版魔兽。我们的大学者张春良虽然明知这一点了,却还口口声声咬住网络游戏不放,对于所有人的指正,却一口一个技术问题,还呼吁大家把注意力放在人文关怀上而不是技术问题上。
殊不知这一个所谓的技术问题,就回避掉了太多的真问题了。关于魔兽争霸3是否是网络游戏这一点,已经有太多的人说过了,我不再细问,只是张春良为什么要拼命把矛头转向网络游戏呢?其实很简单,因为在他心里面也知道暴雪确实不是个合适的目标,相对来说,网络游戏这个目标不但够大,更加能够吸引公众注意力,这块肥肉也更有可能吃到嘴里一些,因为虽然任何一家赔偿的可能性都不大,但是不排除有个别网络游戏公司出于公益,拿几个钱出来打发一下我们还要养家糊口的张大学者,就像丰田拿钱给我们修防护林一样。
九问:网络成瘾等于网络游戏吃人
关于网瘾,我们并不否认他确实是一个新的研究范畴,但是它的定义也确实仅仅是一个研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家医疗机构(当然不算那些乘机发财的能给死人开诊断书的)宣布确定了网瘾是一种精神疾病并且研究出了其治疗方法。所谓网瘾研究不过是人家的医学机构提出的一个防治预想,就和电视病空调病等等一样,属于非强迫斜Ρδ理依赖症,这类症状主要是指对象本身并不具有生理上的成瘾性,只是长期接触从而造成了心理上习惯性的依赖,可以归为心理问题但决不能称之为一种病。
北京军区医院的那个网瘾防治中心经过记者的访察也发现不过是在用治疗轻度精神病的方法治疗所谓“网瘾患者”,唯一不同的是收费上一点也不含糊,短短几天或者半月的治疗流程报价随便就上万真是比黑医院还黑,有什么办法呢?人家瑞士医学院都没研究出来的病让你给治了,别说上万人民币,上万美元也要治啊,根据人家的那个调查表,我们编辑部所有人早就是网瘾患者了,还是病入膏肓的那种。
何况张春良还要想办法把网瘾的概念给偷换成网络游戏瘾,这一点我们很容易能够发现,因为张春良在很多地方做得并不高明。比方说他的封底上,第一排刚说了因为网络造成的犯罪率在上升,第三排就已经直接在网络后面加上了游戏二字,在书中很多案例里面,我们也能看到很明显是因为聊天室或者其他和游戏无关的网络问题,也被直接引用并扣上游戏吃人的帽子,请问如此痴心要致游戏于死地,是为了什么?
十问:到底是在网络上狂奔还是在网络上裸奔
自从有了互联网以来,人类的交流方式和观念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发布信息所必需的能量越来越小。这一方面大大提升了人类的信息交流速度,另一方面也成就了无数人一夜成名的梦想,各种如芙蓉姐姐、木子美、菊花教主等层出不穷,很多人也看到了网络所蕴含的巨大宣传能量,因为网络中的所有人都既是信息接受者也是信息发送者,就像一个巨大的WEB2.0平台。也涌现出了很多通过网络的廉价且巨大的宣传力量获得成功的商业案例,但是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宵小开始打网络的主意,想利用网络的巨大力量达到自己敛财的目的。张春良先生一系列的所作所为,其实一直都离不开网络,写的书是通过网络摘抄、自己的炒作是通过网络为主要途径传播、甚至连召集志愿者(姑且不论有没有召集到)也是通过网络,在张的语言中,我们也能看到很浓的网上习气。正如我之前所言,其宣传手段,其实和芙蓉姐姐没有两样。另外张春良一在强调自己的所作所为并不图名利,还在书中称自己帮张氏夫妇打官司并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然而在这里我要说的是,如果你没有向张氏夫妇支付你在书中刊印的张潇艺遗作8万字的稿费的话,你不但不是没有利害关系,你还侵占了别人的合法利益!而且你出了两本书,你的书并不是免费,从字数和定价的比例来看,还要得不低,这两本书里面,你有没有收入?如果有收入你又怎么能说你是公益行为,甚至还敢把鲁迅先生抬出来相提并论,不觉得这是侮辱天下文人?你的这些行为,与其说在网路上狂奔,不如说是在网路上裸奔贴切得多,就是不顾一切吸引注意力从而达到敛财的目的。不过很抱歉,我们也是玩家,还是那种你不容易糊弄的玩家,所以就算是裸奔,我们也不会让你奔得太痛快……
后记:短短两个版,再不能承载更多的内容了,义愤之下,全文半天时间草成,语句方面其实还有很多需要修葺之处都来不及处理了。不过写完之后,内心却是非常轻松的,虽然我知道也许我们这个专题正好顺了张春良炒作的目的,会适得其反的推动书的销量,但是我不得不做。因为作为一个游戏编辑,作为一个 CBI的专题编辑,我做了我理应去做的一件事,我要告诉张春良之流,游戏玩家——不管网游玩家还是单机玩家,都不是精神病人,也不是你在书中多次口口声声提到的差生。恰恰相反,通过游戏,我们获得娱乐和休闲的同时,团队协作能力、知识面以及对网络的应用能力也远远超过一般人,随着游戏产业一步一步的越来越辉煌、越来越正规,游戏玩家们也逐渐的由社会的弱势群体开始成为社会的主流声音,游戏——这个被称为第九艺术的新型娱乐方式,最终会成为时代的主流。而在时代滚滚的洪流面前,你这样的跳梁小丑偶尔搅动的水花,除了让自己成为一个笑料外,再无其他。专题还没有结束,在下期,我将放出铁嘴编辑黑夜对张春良出书前后的一系列行为所作的分析以及小说编辑神踏踏对张潇艺的遗作的看法,在这里要再次感谢他们,虽然他们也很想跳到前台来做伤害输出,但是他们最终服从安排选择了在后方进行配合,非常感谢!
我总是来不及思考
来自:
顶端
回复
引用
分享
emlszhou
级别: 模拟小生
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UID:
17580
精华:
0
发帖:
117
威望:
0 星
金钱:
2577 浮游币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85 点
人气:
0 点
在线时间: 52(时)
注册时间:
2005-02-14
最后登录:
2024-08-06
沙发
发表于: 2006-02-04 00:25
全看
|
小
中
大
其实明眼人不用舔神出来写这篇文章就已经很清楚某些人的用意了,网络是目前最好的牟取暴利的方式之一,谁不想利用网络大发一笔?但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是非黑白自在人心.
来自:
顶端
回复
引用
分享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 浮游城 - Castle in the Sky | 开放邀请注册,PS|SS|WII|DC下载研究中心 】
»
【 PC 游戏讨论区 | PC Games 】
http://bbs2.chinaemu.org
访问内容超出本站范围,不能确定是否安全
继续访问
取消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