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木 |
2005-07-15 21:52 |
题记:每一个中国电影工作者和文化从业人员希望你们记住,祖国的磨难和人民的磨难不是用来戏说的,为了讨好西方而“取巧”,他们只是把你当成异域的杂 种!要想得到别人的敬重,首先你要热爱你的祖国,而不是在意识形态上迎合西方的偏颇!
几声枪响,在湿漉漉的祖国山峦之上,它足以引起西方电影界的兴趣,同时导演也完成了对西方的献媚。话题,一个可以成为垢语的话题因为导演以可疑心态实施了对于青红的强 奸。
一场被制造的喝酒让外表纤弱的房同学斗胆成了强 奸犯,而青红也为煽情的自杀留下了开头。
似乎《青红》里啥都罗列,就是缺一点常识和实在。整部戏就像一个道听途说的人拼凑着支离破碎的历史。
青红被奸的晚上其父不报案,应要人为械斗再找公安,按照导演设定的老吴性格,这可能吧?强 奸历来是新中国刑罚上的重罪,一场导演预谋的游街让西方势力狂喜不已,无论资讯如何发达,西方普通民众对中国了解还是少的,就像因为赛珍珠的缘故很长时间西方对中国的概念停留在晚清有辫的那刻,同样西方会对死刑犯游街的细节更感兴趣,这是一颗钉子敲进了西方评委的心。
生活问题在八十年代初期是非常致命的问题,所以像小珍这样跟着有妇之夫私奔而且最后皆大欢喜的我们只能说是导演的善良……
在80年代初期,一伙人堂而皇之聚在一起听“敌台”(短波)是怎样的“罪行”,青红被奸之夜情节就显得滑稽了,历史,一次次在晚生的演义里面目全非。
反对阐释,是一个已故的外国女人对我们的告诫。
得奖的《青红》讲述的是大三线支内的事情,题材不错,然而年轻的王小帅对于真实的历史似乎并不熟悉,靠拼凑和想当然的细节太多,中国历史正在被缺乏人文教育的一代篡改,他们异常妆Ρε于自己的判断而疏于读史和询问他们的父辈,支内是怎么回事,在文革时期这是国家战略不是个人可以左右,也不是靠拍马就能改变命运的,青红父母关于拖累的争吵只是戏剧效果而非真实存在,对大多数家庭而言响应党的号召:好男女志在四方。任何父母都是疼爱自己儿女的,然时代洪流里,善良的中国人民在当时选择的是服从和承担。
这部电影的问题完全忽视了当年的历史,支内的上海人有着本能的优越感,他们以沪语对白保持地域的相对独立性,他们大抵认为自己是城里人,所以特别爱面子,总是维护自己的形象,他们确实希望自己的子女回到上海,但是,他们对子女的态度一般不会如此粗暴,上海人在那个年代犹如海外一样,他们的行为往往有着“上等人”的自傲感,无论他们行至哪里,他们都会以良好的素质为荣和自居,这种优越感来源于他们诞生的这座远东大都市,三线的孩子无论出生哪里大多数以沪语对话,他们骨子里以语言的差别来明确和当地人划清界限。
影片的对白存在着极大的问题,语言成为了点缀而非叙事的手段,在导演的设置下老吴这个角色过于蛮横,有勃于常态下的上海人,已经到了偏执的地步,这些对于经历过那段历史的人而言显得矫情和不可信。
从电影本身而言王小帅只能把握外部而不能如贾樟柯一样利用物象指涉历史。片子有段戏是老吴和同事谈论回上海的话题,导演完全忽视了当时的历史存在,由于体制他们怎么可能自说自话回沪,当时唯一的出路是病退。
相信导演十分满意于这种雾蒙蒙的山区湿度里蕴涵着视眶里的诗意,它和家庭矛盾戏成为动态平衡。然而这成为了当下第六代的一个毛病,抒情过度而立意不足。
QQ群里的一位叫西西弗斯朋友在讨论王、贾差异时说:王则使我感觉他在刻意的在做什么东西,使我感觉他很狡猾的处心积虑的想去控制观众。我同样认为如此,他想控制的是一种意识形态对获奖的砝码,就像混乱的当代艺术一样,充满着内心的龌龊和卑微。
那些记忆里的残片,凌乱而无力,还是回头看看80年代左右的中国电影有趣,在里面或多或少会流露出时代的特色,现而今只有说法,实的,已经封存。
在上一个世纪80年代,总有一个傻子在银幕徘徊,当下,只有聪明人了!
谨以此文献给我的父母和所有为了国防建设支内的共和国儿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