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ksoft1 |
2006-05-21 18:35 |
从1979年史蒂夫·乔布斯接触到Xerox Alto系统,到2006年Apple推出采用Intel Core Duo CPU的iMac和MacBook Pro,Macintosh从概念发展开始,已经走过了27年的历程。这漫长而有意义的发展过程中,既有成功,又有失败。其实如果没有Mac的话,可能我们大家现在仍然只能在命令行的世界遨游,鼠标可能永远都无法成为大多数PC使用者的必备输入设备。
一、前奏 - 从Xerox Alto到苹果Lisa (1973-1983) 1973年,施乐公司制造出了了他们使用GUI界面的小型计算机系统--Xerox Alto。Xerox的人员将其称之为“个人使用的计算机”,在当时,它具有一些革命性的新特性:完全的图形化用户界面、面向对象的编程接口,全鼠标操作、以太网接口。这台机器和其他的小型机不同,它通常是单个人使用,全部设备可以放在一起,可以说这是最早的个人电脑之一。其上出现了第一批实现所见即所得的文字处理系统Gypsy、第一个多人联机游戏Alto Trek,可以说是70年代的一个奇迹了。但这些在当时并没有造成多大影响,因为他们的系统过于昂贵,需要数万美元才能组成一套完整的配置,因此,仅仅生产了数千台,提供给美国的几家大学使用,未投入商业化生产。 图:Xerox Alto系统 [attachment=34720]
史蒂夫·乔布斯、史蒂夫·沃兹尼克在1976年4月创办了苹果电脑公司。他们最初的产品是由史蒂夫·沃兹尼克亲自开发的Apple I和Apple ][,通过它们,苹果公司赚取了第一桶金,成为刚刚萌芽的个人计算机业的一大巨头。在1978年,苹果的几名雇员——杰夫·拉斯金、比尔·阿金森等人受到Xerox Alto的影响,决定开发一台具有Alto带来的革命性特性的个人电脑。他们在第二年底向乔布斯展示了这种新概念,得到了乔布斯、沃兹尼克等公司上层人员的支持。他们雇用了一些原Xerox的技术人员,与Xerox签订了100万美元的融资协议,很快就造出了第一台原型机。工程小组将这台原型机亲切的称作“Lisa”(乔布斯的大女儿的名字)。 图:Lisa I [attachment=34721]
杰夫·拉斯金、比尔·阿金森负责为Lisa开发操作系统。两个人都深受GUI理念影响,杰夫·拉斯金早在1967年就在博士论文上阐述了GUI的概念。他们在Alto的操作界面的基础上,增加了层叠窗口、拉变式菜单等功能,设计出了一个远远比Xerox的GUI人性化的新GUI界面。这个界面基于“图标”,具有一个可以摆放文件和应用程序图标的桌面、一个主菜单栏、控制菜单,以及“拉变式”的鼠标操作方式,成为了后来Mac OS界面的基础。当然,这个操作系统也支持一些当时在微机上其他操作系统基本没有的功能 - 协作式多任务和虚拟内存。 图:LisaOS 的操作界面 [attachment=34722]
到1983年1月,Lisa终于以9999美元的天价粉墨登场。它是一台一体机,使用一块5MHz的68000 CPU,内置一兆内存、12寸单色显示器(分辨率720*364)、两个定制的5寸400K软驱、两个RS-422串行接口(最大速率235200bps),标配键盘和单键鼠标,可以外接Apple III用的ProFile 5M/10M硬盘。这样的性能,在当时算够强大的了。但是,它却陷入了曲高和寡的尴尬境地。由于价格过高,市场上基本上没有人愿意购买这台机器。直到这台机器发布一年之后,第三方的应用程序仍然几乎为0。 图:Lisa制作群部分成员 [attachment=34723]
二、诞生 - 初代Macintosh (1979-1984) 在Lisa工程的初期,很多问题就凸显出来。最大的一点就是这样的性能必定会造成天价。为了防止重蹈Apple III的覆辙,做备份着想,杰夫·拉斯金又设想了一台价格较低但同样采用GUI的个人计算机。于是在1979年9月,杰夫·拉斯金、比尔·阿金森以及另一名工程师布雷尔·史密斯又成立了另一个小组负责这台机器的开发。 最初,布雷尔·史密斯将这台机器的规格设定为使用6809E CPU、64K内存、256*256单色显示屏。但是,其他人认为这台机器应当具有运行Lisa能够运行的图形程序的能力,因此,在1980年底,这台机器的规格改为使用一块8MHz(为了弥补内存的不足造成的性能损失,这块CPU比Lisa的更快),具有384*256的单色显示。经过几次修改,Macintosh初代机的规格最终得到了确定。 初代Macintosh具备一块8MHz的68000 CPU,64KB的BIOS ROM(包含许多基本的Mac系统软件关键部分),焊在主板上的16块64Kbit或者256kbit DRAM芯片组成128K或者512K内存,512*342单色显示,还有一个22225Hz 8位的音频DAC。和Lisa一样同样是全内置,内置有9寸黑白显示器、扬声器、一个向SONY定制的单面3.5寸软驱(400K)。 这个工程的最终命名“Macintosh”来自一种苹果的名字。 乔布斯很快就开始把注意力转向Mac项目,而拉斯金却因为与乔布斯的个人不和而在1981年退出了这个项目。之后Macintosh项目完全在乔布斯的领导下发展,直到1985年。开发组大量借鉴了来自Lisa组的经验,尤其是第一代系统软件,几乎完全模仿了Lisa的操作系统。 图:Macintosh 128K [attachment=34725]
图:初代Mac制作组成员
[attachment=34729] 1984年初,时机已经成熟。1月22日,美国的多家电视台播放了一则广告,其中有一句名言“And you'll see why 1984 won't like 1984. " 在广告中,象征着IBM PC的大屏幕被象征着Mac的大锤所砸烂。这个广告片可以说是电视广告史上的经典之作,也是 两天以后,Macintosh (128K版)以2495美元的价格正式开始发售。Mac小组的开发人员,不仅制作了Macintosh的系统软件,还制作了两个应用程序(MacPaint和MacWrite),和初代Mac捆绑发售。这两个程序一个是使用鼠标的直观的绘图软件,另一个则是一个简单的所见即所得字处理程序。这两个程序非常好地展示了Macintosh的性能。 内存512K的初代机在9月发售,很快替代了128K机型。 图:System 0.97/Finder 1.0 [attachment=34726] 图:MacPaint 1.4 [attachment=34727] 图:MacWrite 2.0 [attachment=34728] 初代Macintosh的主机整个就是一个“方盒子”,体积很小(34.5厘米*24厘米*27.7厘米),重量不到10公斤(准确地说是7.5公斤),携带比较方便(那时候还没有笔记本这种东西)。主机内部集成了启动系统所需要的全部设备。在主机的侧面和背面有专用键盘、鼠标接口,两个和Lisa基本相同的RS-422接口、音频输出、视频输出接口。可以通过串口连接当时市场上的任何一台Apple ][可以使用的串行打印机(以及后来的苹果激光打印机LaserWriter)、3.5寸 400KB的外置软驱、ProFile硬盘。 吸取了Lisa的教训,苹果公司早在83年就已经公开了Macintosh用的多种开发工具。多家软件公司开始为Macintosh制作应用软件,包括后来成为苹果最大的敌人的微软公司。微软为Mac制作了他们后来家喻户晓的字处理软件Microsoft Word的第一代,移植了电子表格软件Microsoft Multiplan、编程软件Microsoft BASIC等程序,这些程序全都在1984年发售。Lotus公司制作了Mac版的Lotus 1-2-3软件。Aldus(90年代初被被Adobe收购)制作了业界第一个桌面出版软件Aldus PageMaker(现在的Adobe PageMaker),于1985年发售,奠定了桌面出版业的基石。同时,在1984年,一些高手就把某些其他机种上的著名游戏移植到了Mac上(比如Lode Runner)。对于一台全新的不兼容的机器,有这样多的的软件支持,足以维持这台机器的生存。 但是,初代Macintosh机存在着一些致命的缺陷。首先,它基本上是一台不可扩展的机器 - 主板上所有的芯片都是焊上去的,没有一个扩展插槽,无法添加硬件;虽然可以使用ProFile硬盘,但是却无法用它来启动系统;除了音频接口之外,所有其它接口都不是通用制式。无法扩展的小容量内存,使得它的应用受到极大的限制。同时,它的操作系统 - 当时仅仅简称为 “System”,存在很多缺陷,最早的文件系统“MFS”(Macintosh File System)在逻辑上还不是树状结构,支持的文件数、最大卷尺寸都极其有限,也限制了它的能力。而且,原LisaOS值得自豪的协作式多任务、虚拟内存,一样都没有出现在这个System里。 Macintosh初代机(128K型)发售后在75天之内销售了大约5万台,使它迅速获得了一定的用户群基础。虽然那些习惯于使用字符界面的DOS、Unix和BASIC系统的人,对Macintosh不屑一顾,甚至从它的外形和用户界面上出发而称之为“玩具”,但是,每个业界人士都心知肚明 - 它将是一场革命的发起者。
附资料:1984年Mac广告片、1984 乔布斯发布会、1984 比尔·盖茨评价Mac(视频)
三、发展 - 从Macintosh Plus到II系列(1985-1994) Macintosh发售快一年了。制作群已经意识到初代机的巨大缺陷,在软件部门继续为初代机开发操作系统升级版本的同时,硬件部门也开始筹划下一代的Macintosh。就在关键性的1985年,苹果公司发生了一件重大的人事事件:乔布斯和自己亲手挖到苹果公司的,时任苹果CEO的约翰·斯考利交恶,最终离开了苹果公司。他自立门户,建立了NeXT公司,开发了一种强大的工作站系统NeXT,但是直到多年之后,才带着自己的NeXTSTEP系统 - Mac OS X的起源 - 回归到自己创办的公司。 这一个事件虽然给了Mac制作群以巨大的打击,但是他们仍然在努力完成自己的工作。到1986年1月,他们的成果正式发布,这就是具有一定的扩展能力的新Macintosh Plus。 图:Macintosh Plus [attachment=34796] Macintosh Plus虽然在CPU和显示系统上和初代机没有差别,但是扩展性却高于初代机。它内置有一个当时还是新出现的SCSI-1接口,可以以2-5MB/s的速度连接最大7个设备,包括硬盘、软驱甚至MODEM、Ethernet适配器。它的ROM大小扩展到128KB,加入了SCSI支持和硬盘引导代码,可以从SCSI接口上的硬盘启动系统。它的内存不再焊在主板上,而是使用4条30pin的专用SIMM插槽,标配2条512K内存,共1M;可以扩展到4条1M内存,共4M,比初代机的最大512K大了整整7倍。软驱由原来的400K单面驱动器换成了800K的双面驱动器。主机(含键盘、鼠标)售价为2599美元。 Macintosh Plus是一台非常成功的机器。它的生产从1986年1月一直持续到1990年10月,是苹果历史上生产时间最长的计算机。支持它的MadOS从1986年的System 3.0/Finder 5.1,一直延续到1995年的MacOS 7.5.5。 System 3.0/Finder 5.1几乎是专门为Plus而开发的。它首先支持硬盘启动,支持了全新的AppleTalk局域网协议,文件系统做了重大变动 - 从原来的MFS,改成了一个新的HFS(Hierachical File System,层次文件系统),支持了大于32M的硬盘和树状目录结构。但是,制作组仍然没有为其加入多任务功能。那时曾经有人开发过一个名叫Switcher的软件,通过对内存进行断片化,来实现任务切换的功能。到了System 5,在系统中出现了系统外壳Finder的一个供选用的替换版本MultiFinder,它不仅实现了内存分配,也实现了CPU时间的分配,实现了协作式的多任务。但是,直到System/MacOS 7,这个MultiFinder才成为了系统默认的Finder。 图:System Software 5(System 4.2/MultiFinder 1.0) [attachment=34812]
在1986年,Apple放弃了已经成为鸡肋的Lisa机,将Apple II系列的最终型号://gs推向市场。至此,直到现在,Apple将全部心血都花在了Macintosh上。 一年之后,一台真正的第二代Macintosh - Macintosh II上市。这台全新的机器,看起来和以前的Mac有了巨大的差别:它不再是一台内置显示器的小方盒子,而和PC一样,显示器、主机泾渭分明;其内部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CPU从16位的8MHz 68000,变成了32位的16MHz 68020,可选装68881数学协处理器、后来还可以增装68030、68040处理器扩展板;主板上具有6个苹果独有的所谓“NuBus”插槽,不再集成显示系统,而是使用独立的显卡,如果使用适当的显卡的话,最大发色数可以达到24位真彩色,分辨率可以达到640*480、800*600甚至以上,突破了黑白512*342显示的限制;内存条和Plus的一样,但是插槽增到8条,最大内存容量增加到20MB,在增装后来的CPU增强组件FDHD后,可以再增加48MB,达到68MB。它的BIOS ROM容量增大到256KB,是所谓“脏32位(24位寻址空间)”的,无法访问超过16MB的内存,但是可以通过一些变通手段(比如安装新版OS、CPU增强器)等来解决。它引入的ADB(Apple Local Bus)总线,用于连接键盘、鼠标等设备,一直沿用到99年Mac引入USB为止。这台机器使人们不再把Mac看作是玩具,而是一台比当时优秀的PC还要强大的机器。当时配备有基本显卡(256色)、双800K软驱、4M内存、40M内置SCSI硬盘的Macintosh II售价5498美元,还有很多官方和第三方的内存、显示增强组件可供选择。最初使用的系统是System 5,引入了高色数彩色显示和MultiFinder。 图:Macintosh II [attachment=34797] 与此同时,Plus的小部分升级版本,Mac SE同时发售。它引入了一个专用的处理器增强器槽和ADB,其余和Plus基本相同。 图:Macintosh SE 30 [attachment=34798]
这时的Mac的性能发展已经能够赶上PC的速度。16MHz的68020,比起25MHz的80386SX,运算速度其实是不相上下的。但是,“脏32位”ROM和以前的16位ROM一样,存在着对内存管理的严重缺陷。它们不能使用32位68k CPU的全部32位寻址空间 - 只能和68000机一样使用其中的24位,也就是最大只能自然地支持16M内存。早期System Software对BIOS的依赖很重,访问内存受到BIOS的限制。而到了System 6、System/OS 7,通过一些叫做“System Enabler”或者MODE32的软件,可以使脏32位的Mac II也能超过16MB。后来68030、68040扩展板有自己的BIOS,可以自然地支持板上的扩展内存。当然,它们也需要新版本的OS支持才能运用。
脏32位 BIOS的时代持续了3年。新的68030处理器很快替代了68020,被安装到更新的IIx、SE/30等改进机型中。System 6也随着从6.0发展到了6.0.8。值得一提的是,就在这段时间,中国国内的几所大学引进了一批Mac机,主要是Plus、SE和II系列,建立了一些实验性质的机房。当时,这些机器很多都通过AppleTalk网络连接,以plus或者SE做客户机,II做服务器,这样,就不需要再在每台终端机安装硬盘了。Apple为这些机器,开发了第一个简体中文的System Software - 中文Talk 6.0.7。而日文版系统 - 汉字Talk则出现得更早些。
图:中文System 6.0.7
[attachment=34946] 图:汉字Talk1.0 [attachment=34947]
到了89年,脏32位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很多程序在使用了System Enabler之后无法运行或者出现错误,而整个系统也变得不稳定。89年推出的Macintosh IIci通过使用新的纯32位ROM,解决了这个问题。IIci使用25MHz的68030 CPU,集成了68882 FPU,NuBus扩展槽减少到3个,内置了支持256色、支持桌面排版用的长显示器的显示卡(共用系统内存),主存可以扩展到128MB,可以安装后来发售的68040、PowerPC 601 CPU加速卡。必须使用支持纯32位的System6.0.4以上版本(最高支持7.6.1)。 图:IIci [attachment=34954]
之后II系列中还有几种有名的型号。IIfx,一台具有40MHz 68030和PMMU(分页内存管理器,68k CPU使用虚拟内存必须)的Macintosh II直接发展型,为苹果的第一个Unix系统 - A/UX(Apple Unix)设计,是当时最快的Mac(外形和Macintosh II完全一样);IIvi,标准装备CD-ROM驱动器。 图:A/UX系统截图1 [attachment=34948] 图:A/UX系统截图2 [attachment=34949] 图:IIvi [attachment=34950]
在II系列热火朝天地发展的同时,苹果开始了便携式Macintosh的尝试。第一个成品是1989年的Macintosh Portable,一台16MHz的68000机。它使用在当时极其昂贵的TFT单色液晶屏,性能虽然并不强劲,但是价格却超过了当时中端的所有Mac的价格,达到6800美元。它很快就退出了市场,被PowerBook 140/170,一种使用68030、STN液晶屏,价格仅2000美元的“真正”的笔记本取代。 图:Macintosh Portable [attachment=34951]
图:PowerBook 170 [attachment=34952] 同时,面对低端市场,苹果也推出了一体化Mac的升级版本Macintosh Classic系列。第一型Macintosh Classic和当年的Macintosh Plus配置基本相同,性能极差。而以后的Classic系列则均使用68030CPU、纯32位ROM,但是显示屏却仍然是老掉牙的9寸单色屏。直到93年,Color Classic才改为使用一个10寸的彩色液晶屏。这些机器虽然显示系统仍旧不可扩展,但可以使用扩展板将系统升级至68040 CPU。 图:Color Classic(已安装68040卡)运行OS 8.1 [attachment=34953]
这一个长段时期的Mac,随着性能的不断发展,从玩具变成了专业人员使用的工具。大量的专业软件,像桌面出版、图像设计、视频编辑软件,如PageMaker、Illustrator、Photoshop、Director等后来大名鼎鼎的软件,全部都在Mac上诞生。在整个美国,无数的专业人员,都在使用Mac进行自己的工作。到了1990年,Mac上的很多专业软件都形成了行业标准,比如PageMaker。似乎Macintosh已经在微机世界中站稳了脚跟。 但也就在这一年,一场从PC业刮起的猛烈的风暴,也即将向苹果公司和他们倾注全力的系统袭来。 (本篇完) |
|